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诉源治理新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多元解纷新格局。秦州区人民法院天水郡法庭以“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官+社区干部”、“法官说法+基层干部说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的落实。近日,天水郡人民法庭携手天水郡街道共同设立法官工作室,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天水郡法庭庭长陈刚表示,法官工作室的设立,是秦州区人民法院落实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纠纷的新举措,也是天水郡人民法庭主动将司法服务触角向前延伸,切实将纠纷化解前端化的新尝试。近年来,在诉前化解纠纷形势不断向好的趋势下,法庭与社区多次联动普法,并联合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特别是近期针对辖区内上亿广场业主、租户与物业的集体性诉讼案件,法庭与社区汇集工作合力与效能,切实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促成诉前解纷与诉讼审理的完全互动和充分协调,最终实现了集体诉讼案件及时、高效地解决。
天水郡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吉焕表示:“天水郡街道辖区大,居民多,且辖区内企业众多。近年来,街道陆续成立“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室”来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由于缺少专业的法官指导,调解工作始终缺点火候。前些年街道也与律师统一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但因为案件数量多,标的较低且服务报酬较少等各种因素,导致街道无法与律师继续签订服务协议。现在法官工作室的成立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们希望社区调解员与法官工作室发挥合力,为社区调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也能够提升社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揭牌仪式后,天水郡法庭与天水郡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会上对2023年、2024年通过诉前调解平台推送案件数量进行通报,总结了调解成功案件的经验做法,分析了未成功调解案件的原因所在。参会人员一致表示,对于今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类型案件,及时沟通,通力合作,切实发挥法官工作室的优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人民法庭处于化解矛盾第一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和保障者。今后,秦州区法院将充分发挥“法官工作室”贴近基层、靠近群众的优势,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切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同时积极参与诉前调解工作,为社区居民化解民事纠纷提供重要平台,也为辖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解纷渠道。
下一步,秦州区法院将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辖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溯源治理大格局,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模式。同时积极发挥人民法庭源头化解纠纷“指导员”和风险预警“研判家”作用,提前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涉诉信访等群体性纠纷案件,为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