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送达作为审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件能否正常审理、判决结果能否及时传达、当事人权利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当事人提供地址不对、下落不明、逃避送达、拒收法律文书、外出务工人员无固定地址和联系方式及受送达人的家属和基层组织不配合等现象频发,使得法院的送达工作陷入窘境。
近日,秦州区人民法院七里墩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原被告是朋友关系,在2017年5月,被告以家中盖房为由向原告借款20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一年并出具“借条”一份,借款到期之后,原告多次催要未果,电话不接,后来原告多方打听到被告家庭地址,起诉至法院。法庭受理后在送达期间,被告电话无法接通,办案小组找到被告家里地址但总吃“闭门羹”。后办案小组在邻居家打听到这户人就是被告本人一家居住,但是白天打工不在家,协商之后决定贴应诉传票在被告门口。两天之后,被告夫妻两拿着传票主动来法庭应诉并提出积极配合法院调解处理,最终,原被告达成调解意见,本案调解结案。
七里墩人民法庭地处城乡结合部,厂矿企业相对集中,外来流动人员及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员约23万,区域内社会矛盾和纠纷错综复杂。近年来,七里墩人民法庭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大量的增多,特别是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开展,“案多人少”的问题愈发凸显,“送达难”已成为困扰法庭的一大难题。送达的过程并不顺利,法院为完成送达所花费的时间、人力和财力越来越多,也严重影响了法院办案的速度。解决“送达难”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一个突出难题,这不仅需要法院的努力,更需要双方当事人和全社会共同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