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通讯水平的提高,手机支付已经非常普遍,但近日秦州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因手机支付带来的经济纠纷问题。
刘某是一家经营中宾馆的负责人,2017年6月22日晚,刘某通过手机银行将自己的5万元转存至建行卡,准备交付宾馆房租。当天恰巧闫某来过刘某宾馆消费其银行卡尾号与刘某银行卡尾号相差一位数字,就在转账的之时,刘某由于粗心误将5万元房租转至闫某银行卡中,次日凌晨刘某人不见自己银行卡的进账提示便再去查询转账记录,这才恍然大悟。在万般无奈之下遂于2017年11月3日将闫某诉至秦州区人民法院皂郊法庭,请求法院依法处理。
本案在立案后,法庭工作人员先通过刘某提供的电话查询到闫某身份信息,经过走访调查,得知闫某在本区一处建筑工地承包工程,遂将闫某传至法院。在庭审过程中,闫某表示愿意归还刘某的5万元钱,但该事件是刘某的过错造成,故不愿承担利息,后经法庭主持调解,本案以调解结案。
在当今社会电子商务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手机支付等一些便捷的支付方式随处可见,虽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避免了随身携带大量现金的安全隐患,同时在另一层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本案中刘某只因为一时粗心大意,误将一位数字看错,对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法官提醒:手机支付等一些快捷支付或转账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在便民的同时也需操作者提高警惕,认证仔细核对,以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及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