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九周年的日子。踏着岁月的痕迹,打开封尘的记忆,一九二一年,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党的八十九年历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也遇到了风风雨雨,但我们的党以极强的生命力迎接了一个个新的挑战,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世界的东方。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每一名共产党员,每一名法院工作人员,要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始终奉行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以无私的品格,公正、高效的作风履行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法官面对法庭上第一次打官司的村民,法官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什么是“回避”,什么是“举证”,什么是“诉讼时效”,他们仍然迷惑不解时我在想,学校的老师不是一直要求说法言法语吗?面对身患残疾的老人,法官穿过崎岖的乡间小路,把庭开到了当事人的床边时我在想,这样的庭审是不是不够威严?面对一起简单的离婚案件,为了那嗷嗷待哺的孩子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在当事人的不解与怨气中,法官一遍又一遍的调解时我在想,何苦呢,直接判决不是很容易?书中记载的美国法院的法官们,用一份份经典的判决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可是现实让我深深地思考,人民法官判案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追求一纸无懈可击的判决书吗?在我们这样的基层法院,法官们就不想摆脱纷繁复杂的世事烦扰,漫步在法律的殿堂吗?但是人民建立法院,不是为了建一座宏伟壮观的帝国之都,人民赋予法官审判权力,也不是为了法官们的尊荣显贵。如果法官不能心中时时刻刻装着老百姓,不能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那么法院和法官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经过长时间的司法实践,我终于明白了,有时候把法言法语转化成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语言,需要更大的智慧;原来,把庭开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并没有折损法律的威严;原来,一遍遍的调解,并不是因为案子有多难判决,只因法官的职责是化解社会矛盾。
曾记得,法官为了宣传法律顶着瑟瑟寒风站在街头,发放宣传材料,解答法律咨询;面对家长里短的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法官一次又一次的组织当事人调解,讲法律、讲政策、讲道理,案子审结了,还要忙着回访,忙着调研,所有这一切,我体味着,我思索着,我感动着,原来真正的事业是建立在每一位普通法官的默默无闻里,在点点滴滴的无私奉献里,在一次次的巡回审判里,在一句句的苦口婆心里,在电脑前的敲敲打打里,在大家都下班了,办公室却悄悄亮起的灯光里……
法官总是用言行诠释着法律的精神,用真情彰显着法官的责任。法官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司法为民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用一生去践行的诺言。 我庆幸自己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在司法为民的路上负骥前行。每当伫立在法庭门前,望着那高高悬挂在法庭楼顶的国徽,心中总会升腾一种莫名的感动,岁月无痕,但留在我心里的很多往事刻骨铭心。我已经把人生定格在法官的职业里,每当办完一个案件,脑海里总会留下父老乡亲的朴实和善良。我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快乐的工作和生活。但从事法官工作,难免会遭到误解,我也有时感到很委屈,浮躁的心就象一团火,但想想自己办事出于公心,处理案件对得起良心,这样会慢慢地静下心来,慢慢地再给当事人做好解释工作,保证给其一个满意的结果。事后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当误解我的当事人当面表示歉意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难得的平静和欣慰。理解是最好的回报,支持是最高的奖赏。尽管,岁月慢慢地挥动,曾经的一幕幕常会象流星划过天空,留下瞬间的美丽,把美好永远留在心中。人民法官为人民本是份内的事,办理好每一起案件是一个法官的职责,并非想得到当事人的感激或歉意,而是应该坚持原则,坚守公正廉洁为民的理念,从不后悔过自己的曾经和正在进行的努力与付出。
“公正、廉洁、为民”是新时期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崭新命题,是党和人民的殷殷厚望,是人民法官不辱使命、正确履行职责的“核心价值”和追求。自觉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既是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正义的客观现实需要,更是人民法院司法服务大局的强大力量之源泉。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时刻唱响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把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法官的追求,用实际行动助推人民司法事业向纵深发展。